福岡孝親之旅第二天,我們要去門司港。
博多車站的這間麵包店很常經過時看到大排長龍,難得看到沒什麼人,馬上就先買兩個可頌,晚點火車上可以吃。
有鑒於我們前一晚要買由布院車票買不到的情況,家母大概早上六點就催促我起床出門買車票,明明去門司港的車次不少,根本不用擔心會像由布院那樣買不到票,但家母還是很焦慮。一大清早睡眠不足被家母逼著來買車票,回到飯店家母還好整以暇地在玩手機,根本沒有盥洗更衣⋯⋯
我們的車票。
博多到小倉搭乘音速號列車
列車不算新,能看出一點歲月痕跡。椅子有點像是米奇圖樣
音速列車
日本真的很會鐵路行銷,發展各式列車
搭乘這班列車的多半是上班族,像我們這樣的遊客在這節車廂是少數。
趁空檔來吃稍早之前買的可頌,覺得有點普通。
特別的是列車採用木質地板,上頭還有音速列車的標示。
到了小倉來拍一下列車頭
門司港當年做為日本九州連接本州往來中國、歐洲重要港口,曾是極為興盛的國際貿易港,所以港區內留有當年的建物,多是混合歐洲風格興建。我們來的這時間門司港外觀正在整修。
車站內部有一些復古的道具,像是人力車、列車長衣服等,提供遊客拍照之用。
舊門司港三井俱樂部,是當年三井物產公司接待貿易往來客戶的住宿場所,在1922年曾接待過愛因斯坦夫婦。
沿著海濱走
高聳的大廈頂端有展望台,可眺望關門海峽。
曾經是香蕉貿易港的門司港出現了香蕉人
不知道櫻花還是梅花,總之這時節去沒有花可看~
遠方就是關門大橋
海邊的風好大,不戴帽子不行,頭會被風吹得很痛。
一路往關門海峽行人隧道口方向前進,目視距離不會太遠,但越走越久都還沒到,但路已走一半,現在回頭我不甘心,只好硬著頭皮走下去。一開始研究這個景點時,看到的遊記都是搭潮風號或是巴士到對面的唐津市場,不過我們到的這季節剛好沒有潮風號、我又沒有查巴士時刻,天真如我想說應該不會太遠吧,殊不知走超遠的。(剛剛看到小氣少年部落格,原來從門司港走到關門海峽行人隧道口單程就要40分鐘⋯⋯)
關門海峽隧道資訊,隧道連結九州與本州,一次暢遊兩個縣市(誤)
出發地點可蓋章,走到隧道尾會有另半邊的章,兩個半圓合起來就完整了!
隧道在海平面下,這段從九州到本州的隧道距離並不短,還好空氣還算流通,往來也不少居民,甚至還有人在這裡跑步。
瀧澤秀明的手印
出隧道後是一段什麼都沒有的路,沿途想坐下來休息也幾乎沒有地方可以坐。
唐津市場這邊產河豚,所以地上的水溝蓋也有河豚圖樣。
特別走到這邊來是想要看看當年簽訂馬關條約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
談判場地
看著李鴻章坐過的椅子,不禁揣想他當年是用何種心情簽下在當時極度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面對大清的積弱不振、列強步步進逼,李鴻章到底怎麼想的?在這樣幾乎是沒有籌碼情況下,要如何進行談判?
只在歷史課本上看過馬關條約的大概內容,這邊有完整日文版可供參考。
馬關條約簽訂處。
本來想要繼續往前走到唐津市場吃午餐,但google地圖查詢後發現還要走上一大段路,家母和我都累了,所以便決定循原路走回門司港,不過在走回去之前先到路邊咖啡店稍事休息。
是一間很具有海洋風情的咖啡店,樓上是旅宿。
熱拿鐵還不錯
除了咖啡外還有販售一些小物
走回隧道口,有大叔正在演戲
隧道口連結福岡和山口二縣
大概下午快四點,我們才終於走回門司港,家母又餓又累,隨便找了一間順眼的小店進去吃遲來的午餐,點了門司港名產-燒咖哩給家母。素來不喜咖喱飯的家母,不知道是餓壞了還是這個合她口味,難得說出「好吃」這種肯定的話。
回程車票
本來想要去小倉走走,回到福岡後再去福岡運河城逛街,但在這一整個失策的規劃下,我們決定搭車回福岡吃完晚餐後就結束行程。
家母的第一次日本自由行,落得一個走路兩萬步,然後下午快四點才吃到午餐的苦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