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往事並不如煙    
往事並不如煙
作者章詒和

書評讚譽

《往事並不如煙》是目前為止刻畫中國上層知識分子如何面對中共政治浪潮,最細緻而生動的一本人物剪影。章詒和筆下的中國上層知識分子,不單單只是專制政權底下無助的政治受害者;他們有理想熱情和天真執著的一面,也有阿附政治權力和追求生活情趣的一面,還有驕傲自滿、虛榮自私、殘忍嫉妒和勢利糊塗的其他面。無論是熱心政治還是淡泊名利,他們是毛澤東「把上層政治活動分子包了下來」的政策下的籠中鳥,僅在殘酷無情的政治狂飆席捲而來時,尚能像最後的貴族一樣,多少體現和保持一些人格完整和個人尊嚴而已。--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近史所所長)

在台灣讀政治史,民盟相關的那一群人像是幽靈,師長偶而談到,多語帶鄙夷。自由派和中間派彷彿是一種「他人之恥」。沒想到對這群深信新中國能有自由民主的一代精英,一九五七是一個更大的斷裂和浩劫。時代幽靈的女兒章詒和如縷不絕的記憶書寫,填補了當權者的謊言撕去的歷史扉頁。我終於知道那些深淵裡靈魂的下落。她的故事說的太動人,太情切。有時冷如刀,有時熱如火。很難不被那六個故事一一擊倒。什麼是蕩氣迴腸,讀了就是。--陳浩

這本書教人驚嘆,在於作者能夠面對歷史的複雜與生死的沈重,卻舉重若輕。作者超越了人性的絕對善與絕對惡,呈現亦善亦惡、非善非惡的真實樣態,令人信服、動容。世人看歷史多是成王敗寇,作者和同時代許多人在政治的黑風中家毀人亡,卻沒有泣訴更不作興控訴,反而出之以幽默和從容,則得勝者何嘗整碗捧了去?這是敗者的美學,章詒和的天鵝之歌,小寫的「人」的勝利。--吳繼文

六篇故事,一個時代的側寫。1957年,「事情正在起變化」,毛澤東才這樣說著,多少人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了。章詒和用記憶寫歷史,為時代留記錄。這一批人,左右不討好,裡外不是人,是國民黨口中的「中共同路人」,是共產黨口中的「猖狂右派份子」,早注定要被時代的風暴所吞噬了。然而,即使是面對無比也無解的鬥爭壓力,他們卻寧折不屈,為了保存性情中的一個「真」字,受盡屈辱,在所不惜。「貴族」之謂,意在於斯!「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章詒和此書一出,洛陽紙貴,其可貴者,未必在「思無誤」,而是「情存真」,而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匱乏的東西。因為匱乏,所以需要,這書能叫人感動,讓人落淚,也就不難想見了。--傅月庵

  這本書描述大時代一群知識分子的命與運。章詒和是以晚輩的眼光側寫父母的友人──史良、儲安平、張伯駒、康同璧、聶紺弩、羅隆基等人,他在中國大陸「反右」及「文革」的血雨腥風中,整肅、清算、鬥爭的紅潮席捲下,受迫害的、參與迫害的,這些人之間的恩怨情仇與人性的幽微曲折,在她細膩的筆觸、獨特的視角與溫厚的學養,將其風骨刻畫出來,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風光雲影。

        書中作者自序中曾言:「往事如煙,往事並不如煙。...寫了6篇涉及8人(不包括我的父母)。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淺白如溪。前者如羅隆基、聶紺弩,後者如潘素、羅儀鳳。她們有才、有德、有能,除了史良,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可說而不可看,或者可看而不可想。過去,咱們這兒總喊解放全人類,卻殘酷地踐踏身邊的人。其實,不論貴賤和成敗,人既不應當變為聖像,也不應當遭受藐視。」

        看完這本書後心中有很多感觸,尤其是書中描述的批鬥大會,一群曾經是你最親最好最信賴的人,對著台下的人宣讀你的罪狀。這些數落的材料往往來自好友私下的談話,是極其私人的,但卻必須要在大眾面前被揭露。揭發人的忙著數落、忙著劃清界限,被揭發的忙著痛心、忙著為自己辯護。不認錯的就是連番的批鬥,參加的組織多,要趕去等著被批鬥的大會也多。不知為何,看到那些段落時在我眼前浮現的竟是民意代表們排排坐,背景牆上貼著大字報,輪流控訴某人親中賣台、歧視女性之類的話題。在我心裡總覺得當年老共流行的批鬥,流行的不由分說就先給你頂大帽子戴,和現代社會竟有種詭異的相識感。我們的社會倒退了嗎?

      作者章詒和之父章伯鈞曾經向她說過很多很有道理的話:「近代中國之敗,敗在熱衷權力的人太多,始終忠於理想的人太少。發動批判的人如不能自我批判,他一定是把批判當作獲取權力的另一種形式。」
「思想與政見是人人不必盡同的,亦事實上所不能盡同的。如強人以相同或脅之以相同,只是徒勞而已。不同之中,何以相安?何以共處?則唯有遵守民主精神,確立民主的作風,尊重異己接受批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是擇善而從,不必攻乎異端,如能如此,斯能安矣,斯能處矣。」
章先生的這些觀點,我想即便是現今社會都還是適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wh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