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閱讀中:
A+到A咖˙王文華
到手待解決:
如何閱讀一本書˙Mortimer J.Adler & Charles Van Doren
命運之人˙山崎豐子
到手卻沒時間看只好含淚說掰掰:
少女死亡日記˙ Jeffrey Eugenides
行李箱男孩˙Lene Kaaberbol、Agnete Friis
我想我們不適合:
1.敏感詞˙韓寒
2.工廠女孩˙張彤禾
3.我們不完美˙Tom Rachman
4.一張單程機票˙曹啟泰
5.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陳祺勳
6.一個人的朝聖˙Rachel Joyce
7.朝鮮是個謎˙江迅
8.消逝之行˙Judi Picoult
9.平壤水族館:我在北韓古拉格的10年˙姜哲煥&Pierre Rigoulot
10.父親的罪˙Amity Gaige
11.一個人和麻吉吃到飽:高木直子的美味關係˙高木直子
12.緬甸。逆旅行:行走在地球村裡最神祕的一隅,讓人最想去旅行的地方˙葉孝忠
13.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鍾子偉
14.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上)˙George R. R. Martin
15.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中)˙George R. R. Martin
16.冰與火之歌第三部:劍刃風暴(下)˙George R. R. Martin
17.跑過裂谷˙Naomi Benaron
18.孤狼˙Judi Picoult
19.喀布爾之燕˙ Yasmina Khadra
20.地獄˙Dan Brown
21.最初的心跳˙Judi Picoult
22.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章詒和
1月讀書紀事:
對於年紀輕輕就寫出「三重門」的韓寒是敬佩的,對他的認識多從雜誌上,只知道是大陸80後重要的指標人物,敢於批評時政,既寫作也玩賽車。寫三重門之時他還只是個高中生,文章理寫著的是升學壓力、父母望子女成龍成鳳、扭曲的教育體制,幾幕書中主角賣弄古文的篇章讓旁人驚嘆其博學、捧為天才,然我卻想若當年沒有文化大革命,這些古文對他們來說是否就不會那般稀罕複雜...
「一張單程機票」這本書的敘事口氣跟曹啟泰本人講話一樣,滔滔不絕、妙語如珠,我只能說曹啟泰是個非常具有信念的人。
「工廠女孩」這本書以描寫女性民工為主,書中內容總讓我連結幾年前鴻海在大陸的工廠的多起工人跳樓事件,為了謀得更好的生活、為了讓弟妹可以有機會念書、為了改善家裡的環境,民工離開家鄉跋涉到城市尋找工作,來到城市懷抱希望,總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有機會爬高,但競爭者如此多,生產線上的人僅管有著不同容貌、不同背景與個性,但在工廠裡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想要頭角崢嶸卻總被現實壓下,日復一日宛如機械人般的作息,在異鄉難以排遣的寂寞,淡如水的人際關係,看不見未來有更好的可能或許都是讓這些人放棄生存的原因。書中描寫的工廠環境不能說非常惡劣,但也絕對稱不上好,彷彿一格格抽屜的密集宿舍,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刻意每隔一段時間就打散寢室室友的分配方式,都讓人與人間缺少依靠,遇到了困難沒有人可傾吐,更不可能打電話回去家鄉訴苦,家鄉的人期盼著的是帶著金錢禮物返鄉的自己,不是在外地跌撞一身傷的自己,更何況人與人間總會比較,同樣來自某鄉村的民工只要另一人多賺了些,另人便會覺得抬不起頭。民工對於工作並沒有忠誠度,就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民工逐高薪而居,有時過年返鄉後就不回原工廠工作了,改投效其它薪資較高的工廠。
作者張彤禾訪問了許多民工,有些人這次見面下次便再也連絡不上,消失在城市裡...有些人嘴裡嚷著要改變不想再當民工,卻沒有踏出去的勇氣。有幾個主人翁確實成功踏出工廠,這些人的起心動念不是偶然,她們也為此犧牲自己不多的私人時間在外面補習,學電腦、學秘書課程、學英文、學穿著打扮、學待人接物,坊間補習的人甚多但真的去做的人卻少,正如其中一位說的「離開工廠的勇氣,是必須一個人獨自完成的事」。從書中所述民工彼此間似乎少有真正的朋友,聯絡彼此的方式是依賴手機,一旦手機丟了便失去聯繫的可能,書中不斷重複提到「這世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和某個人失去聯絡」,不論是民工還是我們,和某人失去聯絡都是一樣簡單的事情。
2月讀書紀事:
江迅的「朝鮮是個謎」算是對北韓的評價和描述中較為正面的一本,作者多次到訪北韓,相較於日韓兩國對北韓刻意誇大醜化的描述,這本書著實提供我們一個不同的角度。這本書的寫作不像是故事,倒像是一篇篇的報導,閱讀上不是那般容易,尤其是幾個章節中介紹朝鮮的地理環境、與週邊各國的關係,真的很需要有地圖搭配參考...比較有感觸的應該是最末章的「板門店」,跟作者有同樣感受,那個地方確實讓我有點商業觀光化的感受。
3-4月讀書紀事:
看了「消逝之行」後一點感覺都沒有(通常我看完Judi Picoult的作品都會思考一些書中帶出來的議題),但這本書跟之後借到的「父親的罪」故事背景有點像。同樣都是夫妻離異後父親帶走孩子,儘管最後結果不同然後帶走孩子的原因亦不同,不過追根究柢都還是因為深愛著孩子不願分開之類的理由。不過「消逝之行」一書中想要論述的是法庭判決監護權的不公,傳統上皆習慣將年幼小孩的監護權判給母親,認為母親較能照顧孩子, 將女性視為教育照護子女的最佳選項,這何嘗不是一種刻板印象?
「父親的罪」一書中所用的第一人稱敘述手法有時候會讓我厭煩,主角會在內心進行反覆的辯證,絮叨纏夾不休,有時候真的覺得主角好囉唆...
5月讀書紀事:
「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鐘子偉的著作,之前都只是偶爾看一下商周的專欄。鐘子偉是一個經歷非常特別的人,23歲就進入瑞銀證券研究部門,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28歲擔任三麗鷗中國區總經理, 這人不到30歲就把所謂人生勝利組該做的事幾乎都完成,所以他的經歷才特別。如果你以為這本書應該是在炫耀他的成就你就錯了,書裡面鐘子偉先生提到他對於自己享有如此多的資源有時候會感到惶恐,總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也許那份惶恐就是促使他寫作本書的動機吧。以所謂成功經理人的角色來說,他的年紀讓他跟年輕一輩距離沒這麼大,說教的時候也沒那麼刺耳。書裡面分享很多生涯規劃的方法及步驟,也許我們沒他聰明、思路沒他清晰、決斷力也輸他一大截,也沒有把英文當母語,大概自我約束的能力也沒那麼好,但生涯規劃的大原則是不變的。因著工作緣故對「生涯規劃 」較常人來的有概念些,面對那些對未來茫然的大學生、甚至連自己討厭什麼都不清楚的人,這本書或許能夠給一些參考值,當我們在作任何一個生涯決定,都要謹記以下原則:
◎思考所謂的哲學性問題而不是技術性問題,問自己why而不是how to
◎利用刪去法找出興趣,哪些事情你絕對不想要碰那就是要刪去的選項,進而逐步縮小範圍並盡可能去嘗試探索,才有可能聚焦。
◎最後,問自己不做這個決定會不會後悔?如果會後悔那就去做,然後我們再來思考how to。
當然也要考量這麼做的成本和動機,到底做這個決定是為了誰?為了自己?為社會價值觀?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同時為這個決定定下一個時間表,人生總不可能無止盡一直在嘗試,你要為自己的決定設停損點,時間就是我們的沉澱成本。
(啊...從5月後就沒有更新過讀書心得,這大半年閱讀的數量不若往年,但幸好還是有達到預期的一年閱讀20本書目標。)
12月讀書紀事:
一起從書店帶回的「孤狼」和「最初的心跳」,都沒有想像中的好看。「孤狼」中有提到放棄急救的概念,也討論了病人家屬中到底誰具有最終醫療決定權這個棘手的議題,當必須要做出重大醫療決定時,病患家屬若持不同意見時往往也因受制於時間壓力和情緒上的壓力,無法真的好好坐下來討論何謂對病人最好的醫療決定。在做出諸如拔管、放棄急救這類連帶涉及病人及病人家屬日後生活品質的層面之事時,好像很容易陷入那種不捨對方離開的情緒,於是重複急救的步驟。人,是救回來了,可是那樣真的算活著嗎?倘人僅能依靠儀器維生,我們究竟該懷抱希望、期待奇蹟還是放手呢?
新聞總是播報那偶然發生的奇蹟,植物人昏迷多年後甦醒的美好故事,卻沒有提到那是萬中選一的特例。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到底應該相信奇蹟總有一天降臨還是應該勇敢放手?如果放手了是不是就像Cara指責哥哥Edward一樣因為不夠相信他們的父親Luke最終能夠帶來奇蹟?我一直在思考面對這樣的狀況時,應該要懷抱所謂的正面信念多久才足夠?5年?10年還是一輩子?Edward說父親Luke曾經說過萬一發生此狀況時要放手,可是大部分人都貪生怕死,對於死亡始終還是恐懼的,我們要從何判斷這個人在面臨死亡的這個當頭仍然同往日抱持一樣想法?這些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簽了器官捐贈或是骨髓比對符合的人也許在那一刻會退縮,但也有很多人義無反顧,選擇用別的方式延續生命。姑且不論這本書的鋪陳轉折,但它給了閱讀本書的讀者們一個思考的契機,去思考萬一有天自己或是親人碰到如斯狀況,我們該怎麼在那種哀慟、否定的狀況中去做一個最適合的決定。(對了,為了避免我的家人不知道怎麼辦,換作是我會選擇安樂死、器官捐贈...)
「最初的心跳」是Judy Picoult的早期作品,那時候的作者還沒學壞,最後還是給了happy ending。這本書探討的是婚姻關係中的付出、新手母親的擔憂。許是我沒有生養孩子的經驗,對於那種惶恐我可以理解但目前的我還無法同理。在書末的轉折相當快速,看完後會很愕然。
等了好久的Dan Brown新書「地獄」,講的是地球這大型生態圈的上限,地球人口呈現爆炸性成長這件事在求學時期課本都有提到,也有點出危機說未來的水、糧食等資源都會不敷使用。所以科學家們利用一些方法讓糧食多產,但地球上還是有很多人吃不飽、也沒有乾淨飲水。如果是你,你覺得可以怎麼處理人口爆炸的問題?節育還是推動一胎化?但以台灣來說因為大家都不生育,造成社會高齡化,反倒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問題,所以像台灣或日本之類的國家要多生?但這又衍生其他問題,什麼樣的國家應該要少生?大部分生育率高的國家其幼兒死亡率也高,所以才要多生小孩提高小孩存活的機率。如果要生育率高的低開發國家降低生育率,就要從衛教著手,鼓勵他們使用保險套等。作者提到某些天主教派除了反墮胎外也是不贊同使用保險套的,這點讓我很意外...是連精子也算生命啊!於是前腳教人節育、後腳就有人說不能避孕...
在書中提到「超人類主義」,主張人類應該利用科技克服人體先天的弱點(這個主義有許多派別在此僅就書中的內涵作討論),甚至是進行基因的改良、篩選,這應該是某種層面的種族清洗,藉由此方式雖然能讓人類這個物種獎優汰劣但是否也失去了所謂的生物多樣性呢?
雖然我對於故事情節的演變有些質疑,但我卻被書裡面的「但丁」給說服,竟然有點支持他的論點:如果不做出重大改變,人類的末日不遠了。對於土地的超限利用、資源的耗費,每一樣我們對地球做的事都留下痕跡,債留子孫就是這樣的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