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異議」無疑是一本好看的書,450頁的內容很扎實,書中所用的文字並不艱澀,但卻需要花很多力氣閱讀。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不禁開始反思過往出國的經驗,因此頻頻停下手中翻頁的動作。我在部落格寫旅遊的經驗和回憶,寫的是那裡的文化與歷史還是只是寫下旅遊的資訊?我的造訪會不會對當地造成傷害?然而我終究只是個膚淺的遊客,在盡情享受異國風光和兼顧旅遊的道德層面陷入兩難與拉鋸。

書中第25頁寫道:「貧窮國家將觀光業視為脫離貧窮的最佳利器,僅次於經濟發展主要引擎的石油語能源。…觀光業已經成為世界最貧窮國家重要的外匯來源,而且經常是唯一的來源。」(P25)

理想中外國觀光客應該能為貧窮國家帶來脫貧的希望,觀光客入境後無論是吃、住、交通到購買紀念品都帶來收益,但這些收益卻進不來當地百姓的口袋,受惠的往往不是當地社區的民眾,而是外資飯店與當地官員的口袋。作者提到觀光就像是雙面刃,看起來能輕鬆獲利,但它也可能蹂躪自然、破壞當地文化。

這些敘述讓你想到哪個國家呢?我心中馬上跳出柬埔寨和香港這兩個答案。

柬埔寨就像是停滯在時間中,除了吳哥窟所在的暹粒以及首都金邊,大部分的地區都相當貧窮,生活艱辛,教育程度低(營養不良的比例在2012年為15.4%,泰國為5.8%,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在這本書中提到了柬國政府一心期待吳哥窟能帶來大量觀光客與金錢,所以蓋起大量的飯店與迎合觀光客的設施,例如酒吧、按摩店等;蓋在古蹟周圍的飯店超抽地下水,讓美麗的吳哥古蹟群陷入地層下陷危機,而財團為了蓋飯店、度假村以不合乎公平正義的方式取得土地,趕走原生居民。吳哥窟脆弱的浮雕因為無止盡的人潮踩踏與觸碰變得模糊光滑,而絡繹不絕的觀光客也讓原本應是寧靜祥和的神廟現在看來就像市場,導遊無法對參觀者細細述說吳哥輝煌的歷史以及故事,參觀者被後面的人推著走。耳邊聽著乳海翻騰的神話故事,本應看著牆上的浮雕尋覓毘濕奴 (Vishnu)的身影,眼裡卻只能見到遊客們的頭。

在旅遊這件事上我們追求的是有到過就好,還是這些地方的故事能走進我們的生命帶來感動?我們追求的是在地標拍照證明到此一遊還是坐下來細細咀嚼風光?我們像趕集般收集了許多景點但回家之後到底還記得那裡的什麼?

 

除了書中所述的柬埔寨和威尼斯,就我看來發生在香港的中港矛盾與水貨客風波,亦點出了旅遊人數上限的問題,港府開放一簽多行前,未審慎思考香港的環境與城市負載率,大量遊客的湧入,尤其以內地遊客居多(因香港現在屬於大陸,若用陸客一詞可能在字義上會對某些人造成困擾,故我以內地客稱之),根據旅發局的估算在2014年訪港旅客人數為6084萬人次,其中內地客為5102.8萬人次,佔整體人數約84%,是一個相當可觀且可怕的數字。這影響甚至破壞香港原生居民的生活,剝奪原生居民的生存空間,就像書中的威尼斯一樣,它漸漸成為「無法生活」的城市,因為肉舖、麵包店與小餐館被名牌店、咖啡館與紀念品店給取代,這樣的情景亦在香港上演,小店、老店擋不住店主加租紛紛歇業,彌敦道上只剩下金飾店、美妝店與藥局,媽媽買不到奶粉尿布於是上街抗議然後有了禁奶令;房租餐費交通費節節高升許多人只能住在劏房,小食肆變成連鎖店,一年又一年,這幾年造訪香港都讓我感慨,從前最愛尋覓街角巷弄的小食,現在好多都沒了…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我們要追求的是每年到台灣旅遊人數創新高,還是一個優質友善的永續旅遊環境?如果走向精緻化、設定人數上限就無法創造觀光財嗎?我不這麼認為。以政府的角度與角色確實應該細細思量,不能只追求近利卻忽略長遠的發展。近日帛琉總統有感於大量中國旅客湧入,對帛琉脆弱自然環境和民生的影響,憂心長遠下來會帶來環境災難,故大舉刪減中國包機的數量。而2015年的台灣目前限制大陸團客每日上限5千人、自由行旅客上限4千人,明明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已經感覺旅遊資源被排擠,飯店房間難訂、景點名勝人潮擁擠,但還是有旅遊業者說more、more、more。

 

書中所述的內容甚多,描述了許多當前旅遊觀光業的困境與陷阱,讀來沉重但作者沒忘記帶來希望。許多人正在為建立一個有公信力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兼顧環保的綠色旅遊認證而努力。當然也有人抨擊說主張限制人數或提高旅遊金額就像是菁英主義,排擠了那些不富裕但同樣渴望觸碰這世界的人。也許真的會排擠到,但對於自然環境、古蹟、文化的傷害常常是不可逆的,我們花了幾年破壞,可能要花上十倍的時間修護,這樣的一時之快值得嗎?

 

資料來源:

大陸客暴增 帛琉憂旅業失衡環境受損 減中港航班(立場新聞)

香港旅發局:訪港旅客去年增12%(文匯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 心得
    全站熱搜

    imwh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